發布時間:2020-05-23
隨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同時也推進了變頻技術的發展。變頻器是通過利用電力半導體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原來一直難于解決的變頻器高壓問題,近年來通過器件串聯或單元串聯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高溫環境下變頻器使用安全事項:
1、 監控并認真記錄變頻器人機界面上的各項參數顯示,出現異常應立即反映
2、 監控并認真記錄變頻室的環境溫度,環境溫差應在-5℃~40℃之間。移相變壓器的溫度不能超過130℃
3、 溫度較高的夏季,變頻器安裝場地應加強通風散熱。周圍空氣中應確保不含有過量的塵埃,鹽、酸、腐蝕性及爆炸性氣體
4、 同時作為多雨季節的夏季,變頻器內部應防止雨水進入(例如雨水順風道出風口進入)的防護工作。
5、 安排定期清理工作,變頻器柜門上的過濾網通常每周應清掃一次,如工作環境灰塵較多,清掃間隔還應根據實際情況縮短
6、 正常運行中的變頻器,其柜門進風口過濾網上,一張標準厚度的A4紙應能牢固的吸附在上面
7、 必須保持變頻室的干凈整潔,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應隨時清理干凈。
8、 變頻室的通風、照明可視度必須良好,散熱通風設備(空調、通風扇等)能夠正常運轉。
在所有電力電子的大型設備中,都幾乎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影響設備失效率的增加,因此重載變頻器 功率器件的散熱設計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大功率重載變頻器往往要求有極高的可靠性,影響電力電子設備失效的主要形式是熱失效,據統計,50%以上的電子熱失效主要是由于溫度超過額定值引起的。從結構設計上來說散熱技術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由于三科變頻器公司重載變頻器設備功率大,一般為MW級,在正常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把大量的熱量散發出去,優化散熱與通風方案,進行合理的設計與計算,實現設備的高效散熱,對于提高設備的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散熱計算
正常工作中的重載變頻器,其熱量源頭主要是隔離變壓器、功率單元、電抗器、控制系統等,其中作為主電路電子開關的功率器件的散熱、功率單元的散熱設計及功率柜的散熱與通風設計最為重要。對igbt或igct功率器件來說,其pn結不得超過125℃,封裝外殼為85℃。有研究表明,元器件溫度波動超過±20℃,其失效率會增大8倍。
設計散熱系統的關鍵事項
(1) 選用耐熱性和熱穩定性好的元器件和材料,以提高其允許的工作溫度;
(2) 減小設備(器件)內部的發熱量。為此,應多選用微功耗器件,如低耗損型igbt,并在電路設計中盡量減少發熱元器件的數量,同時要優化器件的開關頻率以減少發熱量;
(3) 采用適當的散熱方式與用適當的冷卻方法,降低環境溫度,加快散熱速度。
計算排風量
在最惡劣環境溫度情況下,計算散熱器最高溫度達到需求時候的最小風速。根據風速按照冗余放大率來確定排風量。排風量的計算公式為:Qf=Q/(Cpρ△T)
式中:
Qf:強迫風冷系統所須提供的風量。
Q:被冷卻設備的總熱功耗,
Cp=1005J/(kg℃):空氣比熱,J/(kg℃)。
ρ=1.11(m3/kg):空氣密度,
△T=10℃:進、出口處空氣的溫差,℃。
為增加了風機壽命又提高了設備的通風效率,應根據風量和風壓確定風機型號,使得風機工作在效率最高點處。
風道設計
串聯風道是由每個功率模塊的散熱器上下相對,形成上下對應的風道,其特點由上下多個功率單元形成串聯的通路,結構簡單,風道垂直使得風阻小;但由于空氣從下到上存在依次加熱的問題,造成上面的功率單元環境溫差小,散熱效果差。
并聯風道中從每個功率單元的前面進風,對應的進風口并聯排列,在后面的風倉中匯總后由風機抽出,同時整個功率柜一般采用冗余的方法,有多個風機并聯運行,整體散熱效果好,并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但柜體后面要形成風倉,增大了設備的體積,同時由于各個功率單元后端到風機的距離不同,使得每個功率單元的風流量不一致,是設計的難點。
根據串聯風道和并聯風道的特點,三科變頻器的變頻器選擇并聯風道設計,并形成了獨有的結構專利技術。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軟件可以在以上各種不同結構及層次上對系統散熱、溫度場及內部流體運動狀態進行高效、準確、簡便的定量分析。根據仿真結果,對散熱結構進行評估、修改,然后再次仿真,直到得到滿足要求的結果。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對熱失效進行了很好控制,從而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結束
通常來說變頻器是一種使電動機變速運行進而達到節能效果的設備,會習慣性的把額定電壓在3kV到10kV之間的電動機稱為重載電機,因此一般把針對3kV至10kV高電壓環境下運行的電動機而開發的變頻器稱為重載變頻器。重載變頻器適用于大功率風電、水泵的變頻調速。相對的與輕載變頻器相比,重載變頻器可以達到更加明顯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