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7
伺服和伺服變頻器在使用目的和功能上有本質的區別。使用哪一種設備取決于負載的運行方式、負荷情況、價格等因素。基本上,伺服性能略強。所以換成伺服時,一般不會有操作問題。但是,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機械側的剛性。
伺服系統的最大扭矩大約是變頻調速裝置的兩倍。因此,如果機械結構脆弱,在加速和減速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振動(振蕩現象)。此時應采取加強機械結構、降低伺服系統增益(控制靈敏度)等措施。
轉化為電機軸的負載慣性(慣性)。
與變頻調速裝置相比,伺服系統對負載慣性敏感。與電機本身的轉動慣量相比,如果負載的轉動慣量過大,電機軸會被負載拖動轉動,導致控制不穩定。因此,根據機械負載選擇合適的伺服容量非常重要。
電機軸振動。
當安裝電機的地方發生機械振動時,會影響電機的轉軸。特別是對于內置編碼器的伺服電機,有時必須采取措施減少振動。
減速機構打滑。
伺服的基本概念是精確、精密、快速定位。變頻是伺服控制必不可少的內部環節,變頻也存在于伺服驅動器中(需要無級調速)。然而,伺服系統通過關閉速度環或位置環來控制電流環。此外,伺服電機的結構與普通電機不同,應滿足快速響應和精確定位的要求。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交流伺服電機大多為永磁同步交流伺服,但這類電機受技術限制,很難實現大功率,而十KW以上的同步伺服價格昂貴,因此在現場應用允許的情況下往往采用交流異步伺服,然后控制系統就變成了帶編碼器反饋的變頻器閉環控制,也就是高端變頻控制。所謂伺服就是滿足精確、精密、快速定位的要求,只要滿足了,伺服變頻就沒有爭議。